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德语: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简称LMU或慕尼黑大学,建校于1472年,是巴伐利亚地区第一所大学,位于州府慕尼黑。
慕尼黑大学自19世纪以来便是德国和欧洲最具声望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德国精英大学、U15大学联盟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其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医学,数学等领域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在文学、医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中生命科学第23位,物理学第22位,艺术及人文科学第21位,临床医学及健康科学第32位,商学及经济学第16位。
慕尼黑大学人才辈出,名声斐然,以42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球院校诺奖排名中位列16名。马克斯·普朗克、沃纳·海森堡,欧姆,赫兹等都曾在此求学任教。
在2018-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德国第一,世界第32位,2018年TIMES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排名世界第26位,在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德国第二,世界第54位,在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40位,德国第一。在2017-2018的RUR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世界第28位。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德国第2,世界第62位。慕尼黑大学位列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63位。
学校声誉
慕尼黑大学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医学和人文社科研究。但它在计算机语言学和地理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它的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实验室与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此外,慕尼黑大学高水平研究的标志是其成员每年荣获的多种奖金和奖励,如德国研究协会的Gottfied-Wilbelm-Leibniz奖和Koeber奖。
慕尼黑大学(LMU)是德国政府首批三所“精英大学”之一,其它两所分别为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首批脱颖而出的这三所大学是德国一流高校中的最杰出代表——德版“常春藤盟校”。